无障碍阅读|微信 | 智能问答 | 登录 | 注册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业务板块>畜牧兽医
浅析非洲猪瘟的致病机理及预防控制
信息来源:中国畜牧业 | 发布时间:2021-03-22 10:47

近年来,随着生猪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一些疾病也不断地出现,严重的能导致死亡,非洲猪瘟就是其中之一。非洲猪瘟(ASF)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病,导致家猪的高死亡率,接近100%。本文主要讲述了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致病机理、临床症状、临床诊断和预防控制。

非洲猪瘟(ASF)是双链DNA病毒,其主要是在巨噬细胞的细胞质中复制,同时是使宿主无症状导致高死亡率的一种病毒性疫病。

    一、流行病学

只有家猪和野猪易感。在非洲,ASFV(非洲猪瘟病毒)可在钝缘蜱属的软蜱、隐性感染的疣猪和丛林猪之间形成完整的野外循环。成年疣猪可长期隐性感染,很少形成病毒血症。相反,幼龄疣猪可出现病毒血症,是软蜱ASFV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可在软蜱体内复制,可垂直传播,也可在软蜱不同发育期之间传播。软蜱附在宿主体表摄食的时间很短,之后从宿主体表脱落,隐藏在墙壁或地面的缝隙中。由于ASFV能在软蜱体内存在并保持对猪的感染性长达数年,因此存在软蜱的地区中,一旦感染ASFV很难彻底净化。能够传播ASFV的蜱类主要是非洲的钝缘蜱以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钝缘蜱。实验室研究表明,ASFV还可以在其他几种钝缘蜱属的蜱体内复制。能导致感染动物高死亡率的ASFV强毒株在非洲广泛分布。来自其他大洲的许多分离株毒力较低,死亡率通常低于50%。

家猪感染强毒株时,感染动物体液和组织中含有大量病毒,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感染动物死亡或康复。食入未煮熟的感染ASFV的疣猪肉或家猪肉是该病主要的传播方式。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口腔和鼻腔分泌物也可感染该病。动物之间打斗时,接触感染动物流出的血液偶尔传播该病。ASFV污染的车辆、器械和鞋也可造成该病的间接传播。用末煮熟的泔水饲喂易感动物是造成ASFV跨国传播的主要方式,疫情的发生经常是从空港和海港周边的猪群开始。

临床康复的病猪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有传染性。这些带毒猪是疫情扩散的主要病毒源。尽管同一基因型的ASFV感染临床康复猪不会造成再次发病,但病毒仍然可以在体内复制和传播给其他猪。

二、致病机理和病理变化

家猪通常经口、鼻途径感染。病毒首先在咽部黏膜、扁桃体和局部淋巴结内复制。然后通过血流感染其他淋巴结、骨髓、脾脏、肺脏、肝脏和肾脏。随后病毒在这些脏器复制,导致长期的病毒血症。尽管病毒主要在淋巴系统内复制,但它也可以感染巨核细胞、内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肝实质细胞。造成的脏器损伤包括脾脏变大,胃、肝脏和肾脏淋巴结肿大,肾脏包膜下出现淤血点,浆膜表面有出血性瘀点和瘀斑,肺水肿和胸腔积液。局部血管内凝血、血管内皮损伤和巨核细胞破裂,可导致广泛性出血。白细胞减少是本病特症性变化。病毒不在T、B淋巴细胞内复制,炎症促进因子导致淋巴细胞凋亡,从而造成淋巴细胞减少和淋巴组织坏死。慢性病例的组织损伤包括肺炎、纤维素性胸膜炎和心包炎、胸腔粘连以及淋巴组织肥大。

三、临床症状

因感染病毒剂量、病毒毒力、感染途径的不同ASFV临床表现可从隐性感染到最急性型。急性病例潜伏期4-19天,多数为5—7天。最急性型不表现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急性病例表现体温升高、食欲下降、精神萎靡和喜卧。皮肤表面充血,部分病例皮肤表面出血。其他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结膜炎、腹泻、鼻腔和直肠出血和流产,死亡率高。亚急性病例病程3—4周,临床症状表现为肺炎、关节肿大、消瘦、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死亡率因日龄、感染猪群健康状况而异。在ASFV流行地区,病畜可表现为临床康复,转为慢性。临床康复并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的免疫机制尚不清楚。在康复动物血清中未能检测到中和抗体。细胞免疫应答在免疫保护中起重要作用。染低毒力毒株的猪而言,血清学检测可能是唯一的猪瘟、猪丹毒、沙门菌病与ASF的的临床症状及疫病检测方法。

四、诊断

猪瘟、猪丹毒与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及病变相似,因此ASF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适用于实施室检测的样品包括全血、血清、扁桃体、脾脏和淋巴结。

简单方便和常用的检测方法是PCR。对于组织触片或冰冻切片,直接免疫荧光是快速和经济的检测方案。对于亚急性和慢性病例而言,由于抗原体复合物中所结合的抗体的阻断作用,直接免疫荧光的敏感性只有40%。大多数野毒株可吸附红细胞。红细胞吸附于感染ASFV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形成特征性的玫瑰花样形状。来自猪血液样品中的白细胞、疑似病例的血液或组织匀浆液接种原代白细胞的培养物,都可以进行红细胞吸附试验。PCR方法用于检测组织中病毒DNA抗体可以在康复猪体内存在很长时间,对于感染低毒力毒株的猪而言,血清学检测可能是唯一的检测方法,ASF抗体检测方法包括ELSA和免疫印迹。

五、预防控制

目前,没有有效的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灭活疫苗不能产生保护作用。虽然弱毒疫苗免疫的部分猪可对遗传上相似的野毒株的攻击具有保护作用,但这些动物会因为接种弱毒疫苗而成为病毒携带者,而且还可能发展为慢性病例。

各国可以通过阻止生猪及其产品进口保持无疫状态。一旦暴发ASF疫情,必须执行根除策略。并且,出现低毒力毒株,非常难以清除。限制生猪移动、对带毒猪群进行血清学监测、阻止家猪与疣猪或蜱接触,都是ASF地方性流行地区重要的控制措施。限制家猪与野猪、软蜱接触是重要的控制措施。消灭可以携带ASFV的蜱类是控制措施的重要组织成部分。


打印|关闭
 
   
荆州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屈原路41号(小北门内) 联系电话:0716-8466881 邮编:434020  网站地图
鄂公网安备 42100302000016号 鄂ICP备05028271 网站标识码:4210000013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