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微信 | 智能问答 | 登录 | 注册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业务板块>渔业渔政
鱼类养殖--水霉病的防控与防治
信息来源:水产环球视野 | 发布时间:2024-12-27 14:47

水霉病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疾病,主要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它由真菌引起,特别是在水温较低、水质较差、鱼体受伤或免疫力下降时容易发生。水霉病的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它们在鱼体受伤的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的菌丝,导致感染部位溃烂,严重时可导致鱼类死亡。

一、水霉病的生存的适宜条件

生存水温:5-26℃均可发生,20℃以下比较多见。盐度范围,见于淡水,对盐度敏感(万分之四以上的盐度生长繁殖受影响),适宜生长的水体pH:6.4-8.0,最适pH:7.2,为好氧真菌。

二、水霉病的症状

外观变化:感染部位出现灰白色、棉絮状的菌丝,这些菌丝可能会覆盖鱼体的伤口或整个鱼体。

行为异常:感染水霉病的鱼类可能会出现游动缓慢、食欲不振、活动力下降等行为。

组织损伤:随着病情的发展,感染部位的组织可能会溃烂,导致鱼体消瘦。

三、水霉病的防治

(一)预防措施

1. 源头预防:在放苗前彻底清塘消毒,并使用消毒剂如聚维酮碘等,以减少水体中的病原数量。

2.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稳定与清洁,适当加深水位,定期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水体,减少水霉菌滋生。

3. 避免鱼体受伤: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小心操作拉网、运输等,防止鱼体出现伤口。

4. 寄生虫防控:晚秋或越冬前拌料内服桉叶素,避免寄生虫咬伤鱼体引发水霉病。

(二)药物治疗

1. 中草药:五倍子或菖蒲能有效防治鱼类水霉病,结合化学消毒剂如聚维酮碘治疗水霉病。

2. 老三样:升温、换水、下盐,提高抵抗力。

3. 水杨酸:软化病变部位角质层,导致角质层脱落,也将菌丝同时脱落,协助其他抗真菌药物的穿透。

4. 复方制剂:主要成分是五倍子提取物、特殊抗真菌成分和抗细菌成分、增效剂等,阻遏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破坏细胞膜引起膜渗漏,导致菌内物质渗出,引起真菌死亡。

5. 外用建议方案1:第一天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全池泼洒。第二天使用水杨酸+聚维酮碘,全池泼洒。外用建议方案2 :第一天使用苯扎溴铵+浓戊二醛,全池泼洒。第二天使用硫醚沙星+聚维酮碘,全池泼洒。

(三)注意事项

1. 选对有效药物:预防和治疗水霉病是两个概念,预防可以选抑菌作用的硫醚沙星,治疗要选具杀菌作用的产品。

2. 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时可以用杀灭真菌的产品配合水杨酸加速真菌从鱼体脱落,可以配合五倍子加速伤口愈合。

3. 强体质:早春尽早开始保健增加鱼体抵抗力,减少感染的机会。

4. 水环境:调节好水质减少水体病菌的滋生。


打印|关闭
 
   
荆州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屈原路41号(小北门内) 联系电话:0716-8466881 邮编:434020  网站地图
鄂公网安备 42100302000016号 鄂ICP备05028271 网站标识码:4210000013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