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微信 | 智能问答 | 登录 | 注册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业务板块>种植业
2020年全省春管春耕技术指导意见
信息来源:市农技推广中心 | 发布时间:2020-02-21 09:06

 

为统筹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切实做好特殊年份、特殊时期在田在园作物春管和春耕备耕工作,确保粮食和“菜篮子”产品生产安全稳定,特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春季蔬菜生产技术意见

为加强蔬菜生产管理,力保疫情期间省内蔬菜春季生产稳定,市场有效供应。

(一)加强田间生产管理。立春至清明期间,我省容易出现阴雨、低温、寡照天气,田间生产管理难度加大,要发动生产主体和农户在做好疫病防护措施前提下,主要做好四抢措施。

1、抢收。对在园大白菜、萝卜、甘蓝、花菜、红菜苔、白菜苔、大蒜、藜蒿、莲藕等蔬菜,组织农工及时采收,做好产地质量安全监测,增加鲜菜货源。

2、抢播。一是选择相对集中连片、有大棚设施的基地抢播快生叶菜,如小白菜、大白菜秧、广东菜心、竹叶菜、苋菜等作物,确保蔬菜生产供给可持续;采用穴盘育苗方式,抢播茄果类、瓜类、豆类幼苗,为露地春季生产准备种苗。二是3月底至4月份,露地抢播茄果类、瓜类、豆类、叶菜类蔬菜,增加花色品种。

3、抢管。设施育苗采用温床或温室集约化育苗,加强苗床管理,注意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确保早春生产用苗;设施栽培的茄果类蔬菜,注意通风换气,加强防寒保温,注意防治灰霉病;露地越冬十字花科蔬菜注意防治软腐病、黑腐病;大春播露地生产注意做好清园、耕整、晒地,准备好种植用地。

4、抢栽。一是选择有大棚设施的田块,抓住冷尾暖头的晴好天气,抢栽茄果类、瓜类、豆类幼苗,尽量采取三层(地膜、小拱棚、大棚)覆盖,力保春季市场供应;二是3月底至4月份,利用大棚设施提供的菜苗,露地抢栽瓜类、茄果类、豆类、水生蔬菜、叶菜类等,增加蔬菜产能。

(二)加强防灾减灾抗灾。初春气候多变,倒春寒、大风、连阴雨、雨雪等灾害性天气易发、多发。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极端天气防范应急预案,落实防灾减灾抗灾措施,保障蔬菜安全生产。

1、加强设施防灾。及时加固蔬菜温室大棚,采用多层覆盖、紧闭棚膜等措施提高棚室保温性能;一旦发生低温雨雪天气,要及时排涝降渍、清沟排水,在天气转好时视苗情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生物肥,促进恢复生长。在连阴天,设施大棚、日光温室蔬菜注意除湿保温,在天气转好时及时通风降湿,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加热、补光措施,促进植株生长。

2、加强恢复生产。对因灾受损的设施和菜田,及时抢修并补种快生蔬菜,保障蔬菜市场供应。

3、加强病虫防控。重点抓好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菌核病等病害防控,及时清洁田园。

4、加强育苗管理。在做好疫情防范前提下,引导集约化育苗企业尽快开工,开足马力提高育苗产能,支援疫情严重地区春茬蔬菜生产。

(三)加强防疫与安全生产。

1、强化防疫措施落实蔬菜生产者要增强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在生产、销售蔬菜过程中正确佩戴口罩、勤于洗手,确保身体健康。各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加强技术指导,疫情防控期间提倡运用网络平台、微信视频等现代信息手段进行技术服务。

2、强化生产资料保障。在满足隔离要求的基础上,引导菜农尽快恢复蔬菜生产,并做好菜农集中居住地的消毒防疫工作。协调种子和农资企业做好种子种苗、肥料农药、农膜地膜等物资供应,保障蔬菜正常生产。

3、强化信息监测调度。在做好疫情防控和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的同时,引导各地加强在田蔬菜面积、产量、采收上市量、产地价格等基础信息的调度,准确掌握本地生产能力、市场需求和外调能力,稳定蔬菜生产和市场预期。

二、小麦、油菜春季田管技术意见

当前,正值小麦拔节期和油菜蕾薹期,是春季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各地要着力加强小麦、油菜春季田管,力促苗情升级转化、构建合理群体、春发稳长,为夏季粮油丰收奠定基础。

(一)及时清沟排渍。对于未开好排水沟的麦田,要抓住晴天尽早开好麦田三沟,开沟泥土要均匀散开,避免损伤麦苗。已开沟的麦田,确保麦田三沟畅通。水田油菜地下水位偏高,土壤水分含量较大,影响根系扩展,后期易发生早衰、倒伏,同时易滋生病菌繁殖和传播,导致菌核病等病害发生和蔓延。要及时清沟理墒,保持油菜田块三沟畅通,维持土壤疏松湿润。春季遇连阴雨能及时排水,防止渍害导致早衰减产。

(二)加强分类指导。对于旺长麦田,要控制肥水,控旺促壮。对已拔节的麦田,严格肥水管理,拔节肥可延迟到拔节后期至旗叶露尖时施用。对群体小、生长瘦弱的麦田,尽早按照每亩尿素5-7公斤追施拔节肥。落实油菜促春发,重防控技术措施,对上年迟播油菜增施薹肥,促进长势均衡。及时施用薹肥,亩追施尿素5—6公斤和氯化钾1公斤,均匀混合后施用,也可施用相应养分量的复合肥。对旺长的油菜,建议推迟追施或不追施薹肥。

(三)及时控制草害。针对草害偏重的麦田,要趁晴天及时控制田间草害,防止杂草与小麦争光、争水、争肥。迟播油菜田块,一般草害偏重,针对草害较重的田块,可以在开春早期及时抑制杂草生长。对密度过大的直播油菜要及时间苗定苗,间除窝堆苗、拥挤苗,防止苗荒苗。同时利用晴天及早中耕松土,防除和抑制杂草蔓生,提升耕层土温,促进油菜生长。

(四)抓好综合防控。加强系统监测和大田普查工作,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准确发布病虫预报,搞好科学防控。当前,重点加强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蚜虫等监测与防控,提高防效,后期要结合实际进行一喷三防。油菜根肿病在我省局部区域时有发生,要及时调查,及早肃清,避免蔓延;当前油菜生育进程提早,气温偏高,可能加大春季菌核病爆发风险,要落实一促四防技术措施,在初花期一周内施用适宜药剂进行防治,有条件的应积极推广无人机或大型机械喷雾,实行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和作业效率,降低防治成本,一菜两用模式要更加重视菌核病防控;油菜开春后的初花期和角果期做好鸟害预防工作。及时防治蚜虫,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

(五)预防倒春寒影响。小麦拔节、油菜抽薹后抗寒能力急剧下降。在小麦冻害发生后应及时调查幼穗受冻程度,对茎蘖受冻死亡率超过10%的麦田尽早追肥,幼穗冻死率10%-30%的麦田亩施尿素5-8公斤,冻死率30%-50%的麦田亩施尿素8-10公斤,冻死率50%以上的麦田亩施尿素12-15公斤,争取小分蘖和高节位分蘖成穗,减轻产量损失。油菜冻害田块,可增施农家肥、饼肥,并用稻草盖行保暖。通过以肥调控,做到防冻抗寒,促进稳健生长。

三、水稻春播春管技术意见

当前正值我省春耕备耕关键时期,根据当前农业生产条件和我省水稻生产特点,对早稻和再生稻生产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及早谋划,备足农资。生产条件适宜的地区尽快落实种、肥、药等相关物资,尤其要备足优质早稻和再生稻种子、育秧物资、化肥农药等。

(二)优选良种,适时播种。早稻可选用鄂早18、两优287等优质品种,再生稻可选用丰两优香1号、天两优616等优质品种。早稻、再生稻一般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为适宜播期。

(三)加强管理,培育壮秧。充分利用各类育秧基地开展多种形式育秧,播种前用强氯精或其它消毒剂浸种,防治种子带菌,培育壮秧。机插秧秧龄不能太长,以20天左右为宜。

(四)紧盯农时,以直代插。因农时紧张不能适期播种的早稻、再生稻,可以采用短生育期品种进行直播,播期应在410日前后为宜。早稻可采用生育期在105天左右高产优质常规品种,再生稻可选用生育期120天左右常规稻或杂交稻品种。直播前一定要将地整平,灌排顺畅,保证出苗率。杂交稻亩播2公斤;常规稻要加大播量,根据种子质量,早稻亩播8-10公斤,再生稻亩播5公斤,力争以多穗保证产量。

(五)科学改种,减轻损失。因农时延误不能播种的早稻、再生稻,可根据实际需要,提前准备高产优质中晚稻种子,通过改种中稻或一季晚稻弥补周年损失。

四、玉米、大豆、马铃薯春播春管技术意见

为切实抓好今年春玉米、春大豆播种和马铃薯春管工作,夯实全年农业生产基础。

(一)春玉米春大豆抓好播种出苗保苗。随着气温逐渐回升,玉米、大豆春播即将展开。一是要选择适宜品种。根据当地温光条件和种植模式,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熟期适宜、高产稳产、抗逆抗病虫、资源高效、适宜机械化作业的优良品种。玉米在选择普通籽粒玉米的基础上,可根据订单生产推广鲜食甜糯玉米和青贮玉米种植,建议选购高质量包衣种子,预防地下害虫和苗期病虫害,提高出苗率。根据市场需求,大豆一般选择高产高蛋白大豆或优质鲜食菜用大豆品种。二是及时整地。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近期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及早备耕、及时整地,为适期足墒播种和一播保全苗创造条件。三是科学施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在耕地作业时可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玉米底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3-5吨、尿素15-20公斤、过磷酸钙25-30公斤、钾肥10-15公斤。大豆适当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一般亩施45%的复合肥或磷酸二铵15公斤左右,同时注意种肥分开、防止烧苗。四是适期精播。根据当地气温、土壤墒情、品种生育期、生产用途、播种方式等确定最佳播期,适时适墒精播,做到用种精准、下籽均匀、深浅一致、覆土严密、镇压适度,提高播种质量,争取一播全苗。五是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及各地生产实际,确定适宜种植密度,构建合理群体结构,为夺取丰产奠定群体基础。籽粒玉米和青贮玉米一般亩保苗4000-5500株,甜、糯鲜食玉米一般亩保苗3000-3500,大豆一般亩保苗1.8-2.5万株。早熟品种宜加大密度,中迟熟品种宜降低密度。六是防控病虫。加强病虫害动态监测和预报预警,及时掌握发生发展态势。玉米重点防控玉米螟、草地贪夜蛾、地下害虫及根腐病等,大豆重点防控霜霉病、炭疽病、根腐病、蚜虫等。积极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生物防控等技术,提高防控效果,实现节本增效,保障生产安全。

(二)马铃薯突出“早管”冬春种马铃薯即将破土出苗,要重点抓好五早措施。一是要早破膜放苗。对于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当幼芽破土长出1-2片叶时,要及时破膜放苗,谨防高温灼烧幼苗,并用细土封严放苗口。二是要早施苗肥。马铃薯进入齐苗期,及时追施一次速效提苗肥,每亩用腐熟人粪尿200公斤,或每亩施碳酸氢铵25公斤加硫酸钾5-8公斤兑水进行条施,切忌将化肥沾到叶片和直接接触到根部,以防伤苗。三是要早培土、培高垄。培土有利于形成更多和更大的块茎,防止块茎见光形成青皮薯。在苗期株高10-15厘米左右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一次培土,做到锄通垄背、除尽杂草、不伤根苗;在苗高25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培土57厘米,以利于结薯。四是早防低温冻害。马铃薯出苗后,要及时关注天气,严防倒春寒低温冻害影响。可采取覆盖秸秆、适度灌水增湿等措施防止或减轻马铃薯低温冻害。五是早防晚疫病。充分应用预警防控系统,加强预测预报,及时防控。预防性药剂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每次用药量175225克。对已发病的田块要选用治疗性药剂,在发病初期抢早喷雾防治。为提高防效,治疗性药剂不同年份要轮换交替使用。

五、春季果茶园管理技术意见

当前,果茶园的春季田间管理已进入关键时节,由于秋冬气候温暖,病虫害呈偏重发生趋势,同时又受到倒春寒、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的潜在威胁。

(一)及时抓好田间管理。一是全园翻耕晾晒,杀灭越冬病虫。土壤翻耕30cm左右,晾晒3-4天,杀灭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虫,减少春季病虫基数。同时有利于保持土壤疏松,使土温迅速回升,促进早日萌芽。二是清除园内及周边杂草,搞好清园消毒。尽快安排人员清除园内及周边杂草和枯枝落叶,最好能够集中堆沤或销毁,减少杂草滋生,降低病虫基数,改善果茶园的生态环境。三是及时追施肥料,确保树体健壮。施春肥必须因地制宜,适时进行。上年秋冬没有施入还阳肥的果园,应在2月中下旬补施春肥。施肥量一般结果大树按专用有机肥4-5+生物有机肥5-6斤,开沟施入。茶园应追施催芽肥,多以茶树专用肥或速效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为4:1:1;施肥时间一般在2月中下旬,即春茶开采前30-40天施入;施用方法应实行沟施,沟深约10cm,开沟位置为树冠边缘相对应处,施后覆土。

(二)认真搞好树体管理。柑橘可结合培养树形以抽拿大枝为主,使树冠高度控制在2.5米以内,行间间隙控制在40-50厘米,树间间隙控制在20-30厘米;去年结果较少的树适当疏剪和回缩,以改善树体结构和橘园通风透光条件,达到平衡结果的目的。对于受冻的茶园,应及时修剪 1 次,使之重发新梢,培养采摘冠面。受害较轻的茶园,宜采用轻修剪;如果骨干枝已受到损害,则要剪去树冠的 1/3-1/2 为宜。修剪后的茶园要加强肥培管理,以尽快促进树势恢复。

(三)及时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防。春季倒春寒多数出现在月下旬至4月上旬,该时段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防御。可在低温寒潮来临之前,通过覆盖稻草、薄膜、遮阳网等覆盖物,保护果茶树抵御春寒的侵袭。对于晚熟柑橘和留树贮藏的脐橙,应提前做好树冠覆膜和地面覆膜,以免果实受冻。对于已萌发芽叶的茶园,在寒潮来临前抢采鲜叶,以减少冻害损失。此外,还要做好果茶园的清沟排渍,防备强降雨、连阴雨天气发生。

(四)认真做好采摘的准备工作。做好晚熟柑橘的花果管理,谨防病虫为害和采前落果。抓紧采摘留树贮藏的脐橙,尽快上市销售。春茶应提早开采、及时分批采摘以缓解采摘高峰。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地理位置来安排采摘时间,先采早芽种,依次采中芽种、晚芽种;先采低海拔后采高海拔。对于名优茶宜适当早采,当茶树有10%-15%左右的芽叶达到采摘标准时即可采摘。同时,要提前做好加工的准备工作,包括加工厂房及设备的维护维修、机具添置、燃料的准备等。

(五)切实抓好病虫害的绿色防治。随着温度升高,田间湿度增大,病虫害容易集中爆发。水果以蚜虫、红黄蜘蛛、炭疽病、梨锈病等为主,茶园以茶饼病、黑刺粉虱、小绿叶蝉等为主。应注意加强绿色防控,以农业、物理措施为主,科学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及时做到空中挂灯、树间挂板、树上挂虫,随时监测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开展防治工作。

六、春季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意见

春季是我省小麦、油菜及蔬菜病虫害常发、重发季节。入冬以来,小麦条锈病见病早、发生区域广、面积大、程度重,属近10年所罕见。随着气温回升,预计2月下旬-3月上旬加速扩展流行,暴发风险极大。小麦赤霉病一直是困扰我省小麦生产的一个重要病害,近几年呈逐年加重态势。油菜菌核病菌源基数高,今春将呈偏重发生。春季气温回升、湿度较大,有利于蔬菜病虫发生为害,直接影响生产安全和充足供应。

(一)重点防治对象。大田作物,重点做好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和油菜菌核病的防治。蔬菜作物,以病害为主。主要种类有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黑斑病、霜霉病、白锈病,以及将有可能流行的莴苣菌核病等;大棚蔬菜主要有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茄子褐纹病等;育苗的豆类、瓜类、茄果类主要有猝倒病、炭疽病等。虫害以黄曲条跳甲、烟粉虱等为主。

(二)主要技术措施。

1、大田作物。小麦条锈病:要实施分区防控,以鄂北、江汉平原地区为重点区域,切实做好主产麦区春季流行防控工作,对病害发生区,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及时封锁发病田块,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的预防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减少菌源外传流行风险。3月中旬至4月下旬,所有麦区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0.5%1%时,组织开展大面积统防统治,做到同类区域全覆盖。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粉唑醇、己唑醇、丙环唑、醚菌酯等杀菌剂。

小麦赤霉病:把握小麦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即4月上中旬,做到见花打药,主动预防,遏制病害发生为害。对高感品种,如果天气预报小麦扬花期有2天以上的连续阴雨天气,首次施药时间提前到破口抽穗期。药剂品种可选用氰烯菌酯、氟唑菌酰羟胺、咪鲜胺·戊唑醇、福美双、甲基硫菌灵、丙硫·戊唑醇、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腊芽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等药剂,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及时补治,隔57天再防治1次。

油菜菌核病:采取预防为主,统防统治的防控策略,在始花期和盛花期各施1次药进行预防。在始花期施用,重点保护油菜茎基部,盛花期施用,阻断花瓣接触侵染。防治可选用咪鲜胺、菌核净、多菌灵、盾壳霉素、木霉菌等药剂防控。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性。

2、蔬菜作物。病害防治:应采取为主,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在用好清洁田园、抗病品种、深沟高畦、通风降湿等农业措施的同时,综合利用化学防治措施。

灰霉病、菌核病: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可选用40%嘧霉胺(施佳乐)8001600倍液或50%异菌脲悬浮剂悬浮剂80016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粒剂8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共3次。

黑斑病:初发病时可选用30%醚菌酯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7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

软腐病:雨后注意及时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深埋或焚烧。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或72%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天。

幼苗猝倒病:可选用99%噁霉灵3000倍液或54.5%噁霉·福美双1500倍液或72.2%霜霉威800倍液喷雾防治。

白锈病:选用53%精甲霜灵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虫害防治:应采取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措施。物理防治可采取黄板及杀虫灯诱杀、防虫网隔离等。生物防治可采用释放寄生蜂、天敌瓢虫及生物农药防治。化学防治要选用微毒或低毒低风险农药,并轮换交替使用。

黄曲条跳甲:可选用1%甲维盐200025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防治成虫,用90%敌百虫乳油1000倍液灌根消灭幼虫。

烟粉虱:可选用4%阿维啶虫脒25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800倍液或0.3%苦参碱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三)组织措施。一是加强监测,制定科学防控方案。各地植保机构要在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开展小麦、油菜和蔬菜病虫害的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工作,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准确发布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及时向党委、政府及上级部门汇报,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防控方案,指导本地小麦、油菜和蔬菜病虫防控工作。二是加强统防统治,提高病虫防控效果。统防统治是疫情期间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举措。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及农技推广机构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用好中央、省以及本地财政防控资金,组织专业服务组织根据各地小麦、油菜和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开展统防统治,切实提高防控效果。各地植保机构要做好技术服务,指导专业组织科学防控。三是科学指导,落实防控技术到位。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大信息发布力度,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发布病虫发生和防治信息,开展技术培训。各地积极向社会公布本地防控服务热线电话、网上服务窗口,接受群众咨询,确保技术措施入户入田。四是加强协调,协助防控药剂供应。各地要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紧急通知》(农办牧〔20207号)精神,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主动与农药销售企业对接,保障农药运输供应,减少疫情对春季作物病虫害防控的影响。

 

打印|关闭
 
   
荆州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屈原路41号(小北门内) 联系电话:0716-8466881 邮编:434020  网站地图
鄂公网安备 42100302000016号 鄂ICP备05028271 网站标识码:4210000013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