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微信 | 智能问答 | 登录 | 注册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文明创建
“禁手机”的好政策需要“细落实”
信息来源:湖北文明网 | 发布时间:2021-02-07 15:00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新华社 2月1日)

近年来,中小学校如何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这背后是对中小学习视力下降、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突出问题的担忧。以中小学生近视为例,2019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与2019年年底的数据相比,2020年上半年,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5.2%。因过度使用手机衍生的问题日益突出,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及时纠治。

现实中,把本该用来学习的手机当作“游戏机”“聊天器”的现象比比皆是,把本该用来联系家长的手机当作“作业本”“省事器”的现象也层出不穷。透过这些现象不难看出,手机管理宽松的弊端已经远远大于益处。立足保护学生视力,提高学习专注力的初衷,教育部发布通知规定,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准带手机进学校 ,学校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这无疑是个好政策。有了这个统一规定,因手机而引发了系列教与学、身体与心理健康等“手机困局”问题都有了解决的依据和路径,也因此得到了很多家长和老师的支持。

同时也当看到,“禁手机”的统一规定是原则性的规范,而且给出的“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等例外规定,也是笼而统之的。可以说,教育部出手“禁”手机,只是迈出了关键第一步,要想真正把这些好政策落到实处,把通知精神转化为保护力量,还需要各地各学校下一番绣花功夫。

中小学生的“手机困局”由来已久,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一禁了之”。各地各学校首先要从“禁”字中理清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原则上”中看到规定给特殊情况留下的因地制宜空间,从“确有需求”中把握住“禁”与“放”的界限,结合一地一校的实际情况和各方需求,细化落实举措,做好家校沟通,严格执行到位,同时力戒“层层加码”、“一刀切”,让手机管理与智能化教学相辅相成,确保手机成为孩子学习成长的“小帮手”而非“拦路虎”。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上同样不能缺位。尤其是对中小学生而言,家长对孩子合理使用手机的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若家长整天拿着手机不撒手,孩子是不可能对“放下手机利于健康成长”产生认同的;若家长习惯用手机娱乐游戏,孩子也不可能形成“用手机学习”的行动习惯。要想把“禁手机”的好政策落到实处,家长的言传身教很关键。家长要提前做好亲子沟通,主动倾听子女的想法和诉求,因势利导、率先垂范引导子女正视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合理管理手机的乐趣,帮助子女逐步养成限时使用手机、非必要不看手机的好习惯。

手机本身不是问题,不合理管理和使用手机才会产生问题。面对当下日益突出的过度使用手机情况,唯有凝聚家校合力,落细落实好政策,把手机留在校门之外,让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之中,才能更好守护中小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打印|关闭
 
   
荆州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屈原路41号(小北门内) 联系电话:0716-8466881 邮编:434020  网站地图
鄂公网安备 42100302000016号 鄂ICP备05028271 网站标识码:4210000013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